在循环冷却系统中,水处理剂的投加能够有效控制结垢、腐蚀和微生物滋生。然而在日常运行中,部分企业会发现系统表面或冷却塔水池出现泡沫现象,既影响观感,又可能改变系统运行状态。究竟循环冷却水处理剂为何会产生泡沫?以下从几个方面分析原因。
一、表面活性成分过多
部分水处理剂中含有分散剂或助剂,这些物质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。当投加量偏高或长时间积累后,容易在水面形成稳定的泡沫层,尤其是在水流冲击较大的区域更为明显。
二、系统水质变化引起反应
循环冷却水的水质随补水、蒸发和排污等过程而变化。如果硬度、浊度或有机物浓度突然升高,水处理剂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与杂质发生反应,生成易起泡的复合物,导致泡沫量增加。
三、微生物代谢物的影响
若系统内微生物控制不当,菌藻滋生后产生的代谢物会使水中表面张力下降,从而加强泡沫的稳定性。这也是许多循环水系统泡沫长期存在的潜在原因。
四、机械搅动与气体夹带
冷却塔、泵或喷淋装置在运行时容易夹带空气,加之高速水流产生的剪切力,使原本较弱的表面活性物质被强化,形成大量细腻的泡沫。
五、清洗或换药过程中残留物的叠加
在系统清洗、药剂更换或开车初期,如果残留有旧药剂或清洗剂,与新投加的水处理剂相遇后也可能出现暂时性起泡现象。
六、投加位置和方式不合理
若投加点选择不当或短时间内集中投加大量药剂,会导致局部浓度偏高,从而增加泡沫形成概率。
结语
循环冷却水处理剂产生泡沫的原因多为多种因素叠加,涉及药剂配方、水质条件、系统运行及管理方式。企业在遇到泡沫问题时,应先分析水质与投药记录,再结合现场运行状况逐步排查,必要时与药剂供应商沟通优化方案,才能真正减少泡沫并稳定系统运行。